期刊导读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美国教育信息化

发布时间:2022-10-13     作者:网站采编
文章目录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

(一)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初步探索阶段(1985-1999年)

(二)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应用提升阶段(2000-2010年)

(三)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融合创新阶段(2011年至今)

二、美国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实践行动

(一)完善起点公平:从配齐资源到配好资源

    1. 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

    2. 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

    3.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

(二)促进过程公平:从标准化教育到个性化教育

    1. 构建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

    2. 开展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

    3. 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三)保障结果公平:健全追踪、问责与评估机制

    1. 开展纵向教育数据追踪

    2. 完善基础教育问责制度

    3. 科学实施教育质量评估

三、对我国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借鉴启示

(一)优化布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聚焦需求,提供规模化和个性化兼具的教育服务供给

(三)问题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

文章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基础教育公平更事关一个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自此,美国从联邦到各州均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将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政策发布和施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初步探索、应用提升和融合创新三个阶段后,其教育公平理念日益彰显,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实践进程中,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使每位学生都能拥有同等开始学习生涯的机会,以更好地保障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通过构建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开展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与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过程公平;通过开展纵向教育数据追踪、完善基础教育问责制度和科学实施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行动,进一步探究相关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助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优化布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需求,提供规模化和个性化兼具的教育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从而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 上一篇:中等教育论文_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 下一篇:中等教育论文_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视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