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1. 何谓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
2. 基础教育治理主体有哪些?
3. 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何以必要?
二、“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 对“双减”政策的误读和曲解
2.“双减”政策执行中的异化变相
3. 基础教育治理受各种因素羁绊
三、“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突围路径
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3. 建构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
文章摘要:"双减"与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本是同向同行的关系,但民众对政策的误读和曲解以及政策执行中的异化变相等因素,影响着政策落地和现代化的实现。以问题导向、价值取向、实践路向助推"双减"政策落地,整体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需构建三大体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整合和调动各方力量,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坚持教育现代化的主题主线,建构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以使它们保持必要的张力和统一。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G639.2